歌有歷史,時代長廊迴盪著不絕的歌聲。
歷史有歌,人民心曲反映著時代的脈動。
台灣有多元族群共存共榮一起生活;每一個族群都以自己的母語,歌詠土地,頌揚祖靈和傳唱親情、友情、愛情,世世代代,餘音繞樑。
台灣族群,以河洛話(閩南語)做為最多的「溝通」母語,傳唱的歌謠,多為島嶼民族的心曲;故以「台灣歌謠」稱之。
台灣歌謠,以傳統歌謠(自然歌謠)、創作歌謠區分。傳統歌謠,百年揚聲,一代傳接一代,一鄉傳唱一鄉,一城傳播一城,這些歌聲,往往被重新詮釋,也多非一人之作,或是一時、一地之作,可謂不知原創者為何人的「集體作品」。如宜蘭的《丟丟銅仔》、嘉南平原的《一隻鳥仔哮啾啾》、恆春半島的《耕農歌》;還有小調和山歌......都是島嶼人民,心心相印,曲曲詠謳的土地之歌。
創作歌謠以二〇年代、三〇年代為樹立風聲時期,影響到日後「台灣歌謠」的成長和茁壯。
二〇年代,史稱「自覺年代」,先覺者發動、掀起「非武裝民族抗日運動」,風潮雲湧的爭自由、爭民權、求平等的呼聲,喚醒民眾同仇敵愾,台灣議會期成運動、台灣文化協會、台灣民眾黨、台灣工友總聯盟、農民組合......前仆後繼的反殖民、反壓榨、反欺凌的呼聲,與社會運動歌曲齊聲,正如蔡培火詞曲的《台灣自治歌》:
蓬萊寶島真可愛,祖先基業在;
田園阮開樹阮栽,勞苦代過代,
著理解,著理解,
阮是開拓者,不是憨奴才!......
台灣化武裝民族抗日運動,抵擋不住的日本軍國主義日趨高漲的勢力,「大正民主時代」過後,殖民政府再不允許有「友邦勢力」集結,二〇年代的「大我歌曲」,也因而沉寂。
三〇年代,殖民所布局將台灣連位為「南進基地」的建設,帶動了台灣經濟進步,民眾的消費水準有所提升,聲光電話的進步,野台傳統戲劇已不再合乎民眾需求,蓄音器(電唱機)成了時尚的另種雅致享受。正巧一部中國上海輸台放映的電影桃花泣血記,在大稻埕永樂座上映,電影業者為這部黑白、無聲電影製作了同片名的宣傳歌,開啟了台灣流行歌壇序幕。
第二年,《月夜愁》、《望春風》陸續發表,打破了「中國影戲,台灣曲盤」的現象,由於商機可期,一九三二年到一九四〇年大量經典歌曲被灌錄唱片,《對花》、《滿面春風》、《白牡丹》、《青春嶺》、《滿山春色》、《春宵吟》、《農村曲》......人人琅琅上口。
七、八年的創作台灣流行歌,不幸在一九四〇年被強迫劃上休止符,殖民政府推行的皇民化運動日囂塵上,致使唱片公司,一一休業。《港邊惜別》這一首末代歌曲,以青年人的戀愛夢、青春夢、自由夢的夢碎,宣告了盛行一時三〇年代台灣創作流行歌的終止。
創作歌曲,有其社會意念,有其商業背景,但是如今都「走出流行,進入歷史」,回首「老歌」時代,每一首都是鄉土頌歌,不僅有鄉音,也有鄉情,永永久久,必繞樑不絕於土地之上。
1942年生於茶香歲月的大稻埕,從事臺灣文史研究多年,不僅愛好收及臺灣文物,也書寫臺灣主題專書,至今共出版五十餘本著作。對於臺灣歌謠有深厚熱忱,出版有《傳唱臺灣》、《臺灣歌謠追想曲》、《臺灣歌謠鄉土情》、《臺灣歌謠交響詩》、本會出版的《臺灣歌謠-我聽 我唱 我寫》,以及有聲書《臺灣歌謠尋根》、《臺灣前塵今生》。此外,擔任「大稻埕逍遙遊」文史導覽有十多年,推廣超過10,000人次。
歌謠蘊含綿密的土地情懷,承載著歷史的浮沉起落、社會情感的憂傷喜樂,透過民眾口耳相唱代代傳承下來,宛如史詩般的音聲曲調,乃是傾聽大眾文化的櫥窗,亦為表露人民心中最溫柔的召喚與沉吟,彷彿穿透時光隧道,串接起各個世代歌詠青春的共同記憶。
聽聞名傳千古的《望春風》一曲,當年據說正是家住「港町」二丁目(今台北市西寧北路八十六巷四號)、二十四歲的李臨秋某天傍晚獨自在淡水河畔漫步,因遠眺對岸觀音山倒映於河面上的晚霞落日景色觸動心弦,於是便在河邊涼椅上伏案疾書、揮筆寫下了「獨夜無伴守燈下,清風對面吹,十七八歲未出嫁,遇著少年家,果然標緻面肉白,誰家人子弟,想欲問伊驚歹勢,心內彈琵琶」這闕古雅的台語歌詩,隨後將之交予時任「古倫美亞(コロムビア,Columbia)唱片會社」作曲專員、年方二十七歲的鄧雨賢譜寫成曲,並由旗下帶有濃厚的歌仔唱腔、藝名「純純」的女歌手擔綱主唱灌錄曲盤,一時風靡全島。
豈料跨過半世紀之後,經由陶喆改編成節奏藍調的鄉村搖滾《望春風》,竟成了陪伴我大學時代建築系生涯多少熬夜趕圖的孤獨深夜裡倍感纏綿解壓的抒情聲音。
話說昔日那年(一九三三,昭和八年)恰逢世界經濟大蕭條最嚴重的時候,相對卻是島內台灣近代歌謠史上創作最為豐盛、民間正欲迎來大好光景的一年。位在台北城內最熱鬧的「榮町」(今衡陽路)三樓「古倫美亞唱片會社」文藝部,原本在印刷廠擔任揀字工人的陳君玉受邀出任部長職務,開始遍尋推展台灣歌謠曲盤事業的相關人才,不久便陸續找來了周添旺、林清月、李臨秋、吳德貴、蔡德音、廖漢臣等負責作詞,以及公學校教師出身的鄧雨賢、曾任牧師神職的姚讚福、歌仔戲樂師蘇桐等專事作曲,一邊寫歌配詞、一邊定期指導歌手純純(本名劉清香)、愛愛(本名簡月娥)、林氏好、王福、青春美等練唱,短短一年內接連製作出《紅鶯之鳴》、《跳舞時代》、《望春風》、《月夜愁》、《老青春》等膾炙人口的首批經典名歌,及至翌年(一九三四)又有迄今仍耳熟能詳的《雨夜花》、《碎心花》、《四季紅》、《河邊春夢》等傳誦之作相繼問世,於焉開創了隸屬七十八轉留聲機時期-台灣流行音樂的第一個黃金年代。
彼時隨著日本殖民政府建設島內民生經濟的發展興盛,連帶使得台灣本地的唱片出版事業也漸趨蓬勃,銷售狀況屢創佳績,加諸工業化和都市化的日益繁榮,催生了城市的新興中產階級,人們開始追求生活素質的提升,所謂「聽手搖留聲機」、「玩曲盤」遂成為社會菁英知識份子(醫生、律師、教授等)普遍流行的一種高尚娛樂與年輕人的時髦。
如雨後春筍般,當時許多相繼設立的唱片公司,絕大多數都集中在台北城內,以及城北的大稻埕一帶,主要包括台北榮町的「古倫美亞」(Columbia)、「利家」(Regal)與「泰平唱片」(Taihe),太平町(今延平北路)的「博友樂唱片」(Popular)、「日東唱片」(Nitto)、「帝蓄唱片」(Teitiku)與「勝利唱片」(Victor),港町的「東亞唱片」,以及永樂町(今迪化街)的「文聲唱片」等。至於其他位在台北地區以外的地方城鎮,幾乎也都有寄託在當地的西藥房、文具店、鐘錶店、化妝品店、書店、百貨店等商家代理販售唱片和留聲機。
此外,無獨有偶,回溯上世紀三○年代期間投入台灣流行歌謠創作的那幾位樂界名家與唱片製作人,幾乎若不是落腳在大稻埕,便是經常在此附近出入活動,諸如「港町」的李臨秋、「永樂町」的周添旺、「蓬萊町」的蘇桐、「日新町」的鄧雨賢、「太平町」的陳君玉與陳達儒等。是以早年的大稻埕聚落即因俾鄰(淡水)河港、遂行舟楫之便而發跡,周邊所見之處茶商洋行林立,洋人穿街過巷,大街上一整排巴洛克風的西式洋樓與本土閩南式建築混雜於一爐,且更有蓬萊閣、江山樓每每設置豪華排場提供藝旦戲精彩演出,盛極風華,也因此得來「稻江」的雅稱。
於今追想百年前的稻江岸邊帆影幢幢,星火點點,河上有風,直欲教人聽見河水潮漲潮退的呼吸聲,一波又一波拍打著堤岸,彷彿依稀之間我們便能想像《稻江夜曲》、《河邊春夢》、《淡水暮色》往昔在河邊如何被吟唱,諦聽歌聲流轉、歲月悠悠,就像眼前一渠騷動的河水勾連起這座城市的記憶,故呂訴上在《台北文物》描述大稻埕乃「台灣流行歌的發祥地」。
一九三二年江添壽在永樂町創立「文聲唱片」,並請來鄧雨賢譜寫一曲《大稻埕行進曲》初次嶄露頭角,自此許多洋樂唱片開始大量引進台灣。
那時候從歐洲引進的各種現代科技、新式文明,都是利用淡水河的航運在其附近的碼頭上岸,透過此間活絡的貿易活動帶來經濟富足,同時也帶動娛樂生活,廟埕前的野台戲演出從未停歇,當年由大稻埕茶葉大亨陳天來家族投資興建的「永樂座」及「第一劇場」,包括電影、歌舞劇和現代話劇等影劇活動紛紛在此上演,成為台北城內百戲匯聚的著名「戲窟」,更見證了一九三○年代台語創作歌謠的發韌。
俱往矣,還看今朝。
環顧現下淡水河邊,暮色旖旎、流水依舊,但觀以往稻江最負盛名的劇院洋樓卻早已不見遺跡、甚至就連殘留的照片影像也所剩無幾。偶然迎來端午佳節的日子,淡水河畔遊人如鯽,大稻埕街頭鑼鼓喧天,人潮擠著看龍舟競賽,且隨晚風相送、夕陽西下,一些流落在外的異鄉遊子坐在河堤硬上遙望對岸懷鄉之情便悠然而生。
「河邊春風寒,怎麼阮孤單,抬頭一下看,幸福人作伴...昔日在河邊,遊賞彼當時,實情甲實意,可比月當圓... 四邊又寂靜,聽見鳥悲聲,目睭看橋頂,目屎滴胸前...」。每當我回頭聆聽早年的台語經典老歌時間愈久,愈是令我有所感觸,總覺得這些歌曲就像一齣電影似地,充滿了畫面感,歌詞裡的許多故事(空間)場景與情愫,往往就在記憶與詞曲的融合之處慢慢放映出來,如一幅幅閃爍的連環畫片在眼前流動。就好比當我聽到周添旺的《河邊春夢》時,便會不自覺想像昔日淡水河邊曾經有過的美麗,舉凡河中淺灘鷂飛魚躍、舟楫往來頻仍,乃至作曲家(周添旺)如何拖著木屐-從迪化街霞海城隍廟後面的民樂街住家出門走到臨近淡水河、與戀人緊偎著河岸相會的漫步身影,甚至是五○年代河畔白天可在此游泳划船、傍晚則到「露天歌場」飲茶聽歌的熱鬧景象。
如我是聞,聆賞鄧雨賢的《月夜愁》,旋即令人懷想日治時期台北城內三線路上「秋蟬哀啼,月光所照的樹影,加添我傷悲」、久候戀人不至的糾結心緒。若然不經意聽見古早黑膠曲盤迴轉放送洪一峰低吟淺唱的《淡水暮色》:「日頭將欲沉落西,水面染五彩... 淡水黃昏帶詩意,夜霧罩四邊;教堂鐘聲心空虛,響對海面去...」,霎那間令我彷彿置身于歌中描繪的淡水小鎮,惟靜靜地佇足在河岸邊,坐看夕陽餘暉在遠方剪出了一片美麗的山光水影,由湛藍到黃昏。
現今驀然回首,過去台灣許多詞曲創作者、著名歌人都曾經用音樂來描述他們各自印象中的淡水河,從最早期留聲機古典時期的鄧雨賢、周添旺、葉俊麟、洪一峰,直到晚近八○年代後羅大佑的《超級市民》(1984):「那年我們坐在淡水河邊,看著台北市的垃圾漂過眼前」、洪榮宏的《懷念的淡水河邊》(1989)、張雨生的《淡水河》(1995)、陳昇的《淡水河要報仇》(2000)。他們所譜寫的歌詞如畫筆,旋律似光影,勾勒出片段記憶的情感顯像,凝結了當下一瞬的空間場景。
然而這些歌曲,隨著傳唱的年代相隔愈是久遠,一種既熟悉又陌生、似曾相識的「既視感」也益發強烈,加以某些情愫的驅動,與期望的景象糾結在一起,好像令妳回憶起以前一個早已被時間遺忘許久的夢。
傾聽舊時歌中娓娓吟詠的聲景(Soundscape)記憶,或可尋,或不可尋。聲音本身留不住歲月美好,卻只是單純喚醒我們所曾經失去的、最珍貴的,那份無以名狀的隱隱悲傷。
寫作浪人,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具有天秤座理性的冷淡與分析傾向,對人對事缺乏諂媚的熱情,工作餘暇偏嗜在舊書攤中窺探歷史與人性,同時喜好蒐集黑膠唱片、研究現代音樂及台語老歌。著有《半世紀舊書回味》(群學/2005)、《裝幀時代:台灣絕版書衣風景》(行人/2010)、《裝幀台灣:台灣現代書籍設計的誕生》(聯經/2011)、《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聯經/2013)、《尋聲記:我的黑膠時代》(遠景/2014)。
對一個自小在鄉下說臺語長大的歐吉桑我來說,聽臺語老歌就像是聽到媽媽輕柔的搖籃歌、溫暖肺腑的叮嚀,撥動心弦的共鳴,熟悉又親切的旋律宛如母親柔軟的胸膛,溫馨、安全,令我陶陶然而忘我的跟著哼唱起舞。我的每一個細胞,自小就是被這些音符餵養長大的! 故鄉呀!故人呀!故事呀!不就是和老歌一樣,已成為組成每個人生命深層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夜深人靜的時分,一點一分緩緩地撫慰著孤寂的心靈。
現在我們所稱之的台語老歌,在1930那個年代可是時下新時髦的樂音,經常用的是鋼琴、小提琴等西洋樂器伴奏。這一次,我以擅長的民俗樂器來為老歌換上新裝,既要不減昔日風華,又要令人感受其日久彌新的醇香。
民俗樂器是很好的綠葉,因為這些老歌的民族風格濃厚,互相搭配,渾然天成。器樂不同於歌樂,它是沒有歌詞的音樂,是較抽象的,每種樂器有不同的音色及豐富技巧,因此在表現力上是很寬廣的,適當地呈現,可以達到加強歌詞意境的效果。這也是本次舊酒裝新瓶最大的特色。
有關於器樂與歌樂結合所創造出的相乘之美,以下面略述幾個這次在「川•樂一九三O」專輯創作過程中的實例來說明:
為了風格多樣化,還請了國樂界目前火紅的兩位年輕作曲家加入編曲陣容,王乙聿的和聲及節奏使用很大膽,色彩神奇;劉至軒的聲部豐富有效果。而張嫚玲、蕭蔓萱兩位女歌手清亮的歌聲及細膩的轉音,令人聽了神清氣爽;韓卓軒時而輕巧,時而豪邁的歌聲,為歌曲做了最佳詮釋。在此感謝這幾位一起參與完成本專輯的夥伴們。
「川•樂一九三〇」專輯的出版推廣,對台灣的音樂尋根、對鄉土的感情寄託、對建立台灣文化主體性,以及對本土文化傳承與創新做了最佳的演繹。
台中師專及東吳音樂系作曲組畢業。師承陳澄雄習長笛,賴德和、馬水龍、盧炎習作曲,徐頌仁、黃曉同習指揮。1992任北市國指揮,2004轉任教南藝大,2011成為自由音樂人。
1979獲台視五燈獎五度五關。1985以《笛篇》獲金鼎獎「最佳演奏」。2005指揮北市國《絲竹傳奇》,獲金曲獎「最佳演奏」。2012「秀才騎馬弄弄來」獲金曲獎「最佳民族音樂」。
作品《雞同鴨講》、《數蛤蟆》,被選入台灣及香港國小音樂課本。台語兒歌《紅田嬰》獲1999金曲獎「最佳兒童音樂」及「最佳演唱」。合唱曲”春天在哪兒呀”入圍2006金曲獎「最佳作曲」。國語兒歌《外婆橋》獲2009金曲獎「最佳兒童音樂」。
現致力於笛簫教學及創作,研發陳氏半音笛,募款出版臺灣笛簫作品及絲竹樂CD及樂譜。
永樂亭是大稻埕永樂町裡的一間食料亭,位於義美對面永樂市場舊址的正中央。
日治時代後期,我的外婆成立了永樂亭,從迪化街批各式食材加工料理,機靈強韌的她對生意,數量,差額據說非常嚴格清楚,以加工增加食材價值,漸漸的也將迪化街的乾貨方向引導到高級食料,海產,中藥,脫離五穀雜糧,開始在舊市場和迪化街之間形成一條食料生產線,提供永樂町太平町所有食堂,料亭,酒家源源不絕的美妙食材。
我的外公是名警察,國民政府還沒來之前他任職中山分局副局長,喜愛漢學的他寫著一手好毛筆字,也因外公的關係,我從小背的唐詩,三字經,世說新語都是台語發音的,由他親口口傳,小時候常常會念但不知道意思,在上小學前很多記憶的片段都以為台語就是唱歌。
料亭與外公的工作讓永樂亭處於一種很微妙的位置,你可以說它是風花雪月的外圍,或是灰色地帶。在我還沒出生前,永樂亭的全盛時期,許多大稻埕的藝文人士因各種原因穿梭在永樂亭,賒賬給酒店有由永樂亭轉繳的,地方舉辦活動需要警方各種潛勢力的,特別設宴款待特別人物的等等,這也讓永樂亭更加交友廣闊,更多故事。
我從出生到五歲間都住在永樂亭,所有的幼時音樂經驗都是在這裡架構起的。
我的外公在我兒時已經退休,永樂亭忙碌的時刻,他一向是坐鎮的角色,在一整天數百斤美妙食材被處理結束,我們會煮上一大鍋食料雜鍋熱騰騰的把它吃完,外公會在一家子大桌小酌兩杯,唱著滿山春色,有時會把它改成歪歌,家人們雖然早已聽過上千次卻還是樂不可支。
外婆,我母親和三位阿姨們都會將同一種食材作四五種處理。山一般多的海蔘要在天井中用冷流水沖三天三夜,魷魚魚翅也要泡水,太陽曬進來的天井像海洋世界一般,幾十個大流水缸中有上萬的魚類回到水裡了,部分的魷魚需要吊在空中通風,變成會飛的生物,小孩和貓都會稱機偷咬乾魷魚,小小的齒痕都是證據。烏魚子用紹興酒去煎也是永樂亭的獨門絕技,螺肉炒飯也是一絕,酒家菜很多源頭都和食材源頭息息相關。辦桌開桌前用的瓜子在永樂亭是不可以有殼的,所以家裡大大小小不會做菜,不會處理食材的人第一份工作就是磕瓜子,當然不能自己吃下去。
小時候的我常常扮演嗑瓜子的角色,而冗長的工作時間便是永樂亭五花瓣的練唱時間,蒸籠的熱氣就是他們登場的乾冰,天井灑落陽光設計的舞台燈光有棱有角,他們常常唱著孤女的願望,南都夜曲,月夜愁等等歌謠,邊跟我說這些歌謠的故事:到繁華都市打拼的女孩,荷蘭船醫給的金十字,護士懷了醫生的小孩,學齡前的我隨著這些歌謠和故事的想像飛翔,整個世界立體了起來。
直到今日,我偶而還是會夢見當年的情景,高聳蒸氣的天井,波動灑落的日光,流動冰涼的水缸,畫面和故事變成我現在作曲工作習慣依靠的元素,那個被台灣歌謠感動的記憶深深在我的血液中流動著,也成為我一切創作最希望達到的目標,像護身符一般,讓人們也能有一輩子記得的幸福時刻。
音樂家,曾獲台灣金鐘獎最佳音效配樂,金曲獎最佳客語專輯,多次入圍金曲獎最佳樂團,最佳非流行演奏專輯,誠品選樂,TAIPEI TIMES 年度最佳專輯等,曾任教於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音樂系作曲組,音樂作品涵蓋古典到實驗,演唱會到電視電影舞台配樂。
柯智豪持續在音樂創作與嘗試上不斷的往前推進,不但是現今世界各地各領域導演最愛配合的配樂家,也是少數能獨立完成大量各音樂型態製作的音樂家。